南极,是地球上最偏远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面积辽阔的巨大荒野,看似平静的冰山和水面之下,栖息着许多让人惊讶的物种,从大型虎鲸到小型海星、磷虾等,呈现着生物多样性特征。
近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某些岛国不断扩大规模的商业捕鱼,正威胁着这片未受人类干扰的土地和栖息在此的“原住民”(标志性生物)。
如今欧盟一些国家正在联合倡议把南极洲的一部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保护区(目前全球最大自然保护区为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面积为92.7万平方公里),保护区一旦建成,它将以180万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规模覆盖南极洲威德尔海的大部分水域,对1.4万种本地生物进行保护。
不久前,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派遣了一支由科学家、生态学家和户外探险团队组成的远征队,奔赴荒凉冰冷的南极洲威德尔海水域,而我们也幸运地作为随队摄影师受邀同行。
南极威德尔海水域特有的Commerson's海豚。我们搭乘的破冰船乘风破浪,驶往往威德尔海。
风大浪急,危险重重,我们的破冰船在南美洲南端和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间飘摇不定,由于,这里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相接的地方,水域气候、风向等等全都变幻莫测,所以这条著名海峡也堪称是“地球上最危险的水域”。
南极洲拥有丰富的海洋动物资源。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从船上,可以轻松看到在陆地岸边或者站在冰山上晒太阳的企鹅。
阿德利企鹅(Adeliepenguin),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位法国探险家,后者以他的妻子阿黛尔(Adele)的名字命名。它是南极洲众多企鹅品种中一种体型偏中小的企鹅,他们以水母、磷虾为食。阿德利企鹅的脾气不太好,有一定的攻击性,所以我们也没有靠得太近。
威德尔海域。同行的一位德国生态学家说,我们至少应该保护三分之一的海洋资源不被破坏,必须立即禁止捕鱼和任何商业性开发,如果再不加以限制,用不了300年,海洋生物将会减少30%以上,大海也必然会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污染源。
围在我们大船周边的一群南极海燕。据说,这种南极海燕经常跟踪往来的船只,就为了游客或者船员能够抛给它们一些美味的食物。但这么做肯定是不对的,海燕可能会因为误食人类带来的外界食物而死亡。
破冰船深入到威德尔海最寒冷的水域(海水常年处于封冻状态),这里就是欧盟国家打算开辟的自然保护区了。
南极大冰盖——地球上最大的单一冰块了!但近30年来,它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断裂、融化。
从直升机上观察南极水域的巨大冰山。据说,这座冰山有名字(没记住),它曾经是南极冰盖的一部分,但在两年前彻底和冰盖脱离了,而且还在慢慢融化,“山体”也在不断地向大海深处下滑。
在整个探险过程中,随行的科学家需要在威德尔海的多个区域采集冰川、水质、动物粪便等实物样本,并在分析后出具支持保护区建立的说明性文件。